鶯歌陶瓷博物館成立已十六年了,我們每次開車到台北,總是在北二高匆匆經過這裡,卻從來沒來這裡參觀過,這一天是個晴朗的星期日,早上去參觀過桃園的龍崗圖書館後,決定到附近走走,於是就開車來到鶯歌陶瓷博物館。陶博館的前門和後門都設有售票口,因為我們的車子停在後門的停車場,所以就直接在後門購票。門票是成人80元。十二歲以下的學生及新北市民都是免費,其他免費的資格就請詳參陶博館網頁囉!

DSC_8076.jpg

陶博館園區主要分為兩個場地,一是室內展覽場館,另一個則是戶外休閒區。

DSC_8077.jpg

在進入室內展覽館之前,我們先在戶外拍拍。

DSC_8078.jpg

DSC_8080.jpg

DSC_8083.jpg

DSC_8084.jpg

一進到室內展覽館,就看到兩個雨傘架,這是陶器製品,顯示陶器文物的用途相當廣泛。

DSC_8086.jpg

陶博館內部有地上三層樓和地下二層樓,總共五層樓。使用自然採光的方式,讓整個展覽館看起來非常明亮。陶博館建築是以清水混凝土、玻璃、鋼筋、洗石子牆面、灰色石材、棕褐色木頭所組合而成的連續、層次豐富的穿透性空間,在五層樓的建築體中,產生無限延伸和虛實的變化,自然的光線灑落期間而有"遊戲光盒子"之名。本建築榮獲台灣建築獎、遠東建築獎、國家建築金獎等多項殊榮(摘錄自陶博館解說)。

DSC_8090.jpg

DSC_8091.jpg

DSC_8115.jpg

DSC_8102.jpg

DSC_8152.jpg

DSC_8156.jpg

DSC_8103.jpg

戶外還有個噴水池

DSC_8092.jpg

DSC_8095.jpg

DSC_8098.jpg

DSC_8143.jpg

秋天是欒樹開花的季節,雖然這一天天氣十分炎熱,欒樹花依舊開得燦爛耀眼。

DSC_8100.jpg

這是陶博館正門,如果參觀途中要離開室內展覽館,只要在門口蓋個章在手上就可以多次進出囉!

DSC_8148.jpg

DSC_8150.jpg

在一樓的陽光特展室正在展出的是第六屆台灣國際金壺獎,徵選各種與茶文化有關的風格性與實用性茶壺,這些茶壺頗具巧思,創意十足,只是不知道實用性如何!

DSC_8154.jpg

DSC_8104.jpg

DSC_8105.jpg

DSC_8107.jpg

DSC_8108.jpg

DSC_8109.jpg

DSC_8111.jpg

DSC_8113.jpg

DSC_8114.jpg

一樓大廳的服務諮詢台

DSC_8117.jpg

這是截自蛇窯中段的模樣,重現在大家的眼前,鐘乳石狀的窯汗,呈現老窯獨有的特色。 

DSC_8118.jpg

一整面有關陶窯製作的知識

DSC_8121.jpg

博物館也很貼心,在一個角落裡準備了太陽光電無線充電站,讓參觀的人不會因為手機沒電而焦慮,無法繼續安心地參觀。

DSC_8122.jpg

小朋友最喜歡蓋紀念章這件事

DSC_8116.jpg

各種窯的模型重建

DSC_8127.jpg

DSC_8140.jpg

DSC_8141.jpg

DSC_8142.jpg

將紋飾繪製於釉面的裝飾方式稱為釉上彩,我是有看沒有懂,不過一整面牆的詳細解說與區分,有興趣的人可以好好研究一番。

DSC_8133.jpg

DSC_8135.jpg

DSC_8138.jpg

DSC_8139.jpg

各種釉上彩的原料

DSC_8136.jpg

二樓這一面牆上有許多的薪柴,旁邊的解說板上寫著:鶯歌附近林地廣泛,薪柴雜草皆可供作燒陶之需,傳統窯爐多以相思木及雜木為燃料,少數用到稻穀。自四角窯引進後,則以煤炭為主要燃料。

DSC_8124.jpg

DSC_8125.jpg

鶯歌是陶瓷重鎮,光復前期生產的陶器製品以磚瓦和日用粗陶器皿為主,光復後則是以日用廚房餐具、建築衛浴用品為主,還有仿古陶瓷藝品及工業用礙子。日治時期中期鶯歌有鐵路經過,小販就把捆著草繩的碗盤,載運到其他鄉鎮去販售。煤礦、陶土與鐵路是鶯歌的三個寶物,也就是讓鶯歌成為陶瓷重鎮的重要因素喔!

DSC_8171.jpg

DSC_8178.jpg

DSC_8172.jpg

DSC_8176.jpg

DSC_8177.jpg

DSC_8173.jpg

DSC_8174.jpg

這一區展示的是常見的陶器製品,包括神像、日常用品、屋頂,我們的生活與陶器品息息相關。

DSC_8160.jpg

DSC_8162.jpg

DSC_8163.jpg

DSC_8164.jpg

DSC_8166.jpg

DSC_8168.jpg

DSC_8169.jpg

傳統隧道窯模擬體驗區:此窯原長60公尺,最高溫度可達1200度C。 

DSC_8181.jpg

DSC_8182.jpg

在考古的過程裡,陶片的碎片可以重組與推想早期人類在這裡生活的蛛絲馬跡。

DSC_8186.jpg

DSC_8188.jpg

還有陶藝觸覺感知區:不同裝飾技法與燒製變化,讓同樣的作品,產生不同的紋理與觸感,透過手部的觸摸,更能感知其中的微妙變化。

DSC_8195.jpg

DSC_8193.jpg

工業陶瓷的用途也很多,有興趣的人可以仔細看看。 

DSC_8199.jpg

DSC_8203.jpg

DSC_8204.jpg

我們去參觀的時候正好遇到2016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也讓我們看到許多國外陶藝家的作品,不僅創意十足,也很有各國的特色,是個值得細細品味的陶藝雙年展。 

DSC_8206.jpg

DSC_8208.jpg

DSC_8213.jpg

DSC_8216.jpg

DSC_8209.jpg

DSC_8214.jpg

DSC_8220.jpg

DSC_8221.jpg

DSC_8222.jpg

DSC_8226.jpg

DSC_8231.jpg

DSC_8232.jpg

DSC_8233.jpg

DSC_8218.jpg

DSC_8219.jpg

DSC_8230.jpg

DSC_8234.jpg

最特別的是這個懸空又會自動旋轉的咖啡杯,讓我們在他面前研究半天。

DSC_8228.jpg

這個環保意識濃厚的陶瓷柏金包

DSC_8238.jpg

還有這身像是中國古裝的陶瓷珠珠裝

DSC_8239.jpg

參觀完室內的展覽,我們來到小陶窩,室外的活動空間也有許多陶瓷公共藝術品。

DSC_8248.jpg

戲水區 

DSC_8254.jpg

還有個小孩玩沙區

DSC_8281.jpg

前面擺放著十二生肖

DSC_8282.jpg

DSC_8283.jpg

DSC_8284.jpg

DSC_8285.jpg

只是我覺得這個砂堡長得有點兒抱歉就是了~~~

DSC_8287.jpg

這裡還有一個仿製的陶窯 

DSC_8255.jpg

現在的窯除了燒陶瓷之外,還可以烤麵包,用薪柴燒成的麵包,有特別的木香味喔! 

DSC_8252.jpg

還有藝術家現場製作捏陶,我們也坐下來欣賞陶土捏製的過程。

DSC_8261.jpg

DSC_8263.jpg

DSC_8267.jpg

師傅先用腳轉動捏陶的轉盤,轉到轉盤非常的快速之後,就開始捏陶,我只能說師傅的手藝爐火純青,三兩下就做好了一個杯子形狀的物品。

DSC_8270.jpg

DSC_8272.jpg

DSC_8274.jpg

沒想到師傅要做的不是杯子,是一隻魚啦~~~

DSC_8275.jpg

DSC_8276.jpg

DSC_8280.jpg

最後師傅就把這隻沒有經過窯燒的魚送給我們啦

R0049267.jpg

有靜態展示與動態活動的陶博館,是個很適合假日家庭出遊的好去處喔!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鶯歌陶瓷博物館
    全站熱搜

    Viv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