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們假日回娘家吃飯,總是開車去,因為路程不太遠,覺得搭火車有點慢,還要走一段路。不過今天天氣很好,老吳和SIMON想要騎小折回竹東,所以我和小東只好搭火車回去,順便看看誰先到???
早上七點四十五分,我就到新竹火車站了,準備搭7:56的觀光小火車(這一班車直達內灣,不需在竹中站轉車)。這時騎小折的兩位男士才準備要出門!
以前新竹站的月台只有兩個月台,現在多了第三個,專門往內灣和六家(高鐵站)方向的月台!
內灣線的彩繪列車,說實在的:還滿醜的,沒什麼文化內涵!彩繪的內容和內灣一點關係都沒有!
由於開往新竹高鐵站的路線和開往內灣的路線有些重疊,所以從新竹站到竹中站鐵道都是重新鋪的,而且都是做成高架的形式!基本上就是和土地沒有連結在一起的感覺!
竹中站曾經是一個無人車站,但是由於兩鐵共構,讓竹中站重新蓋了一座相當新穎的車站,完全無法想像當年無人站時的樣子!
過了竹中站,我熟悉的內灣線鐵道才又出現在眼前!我好喜歡這樣鐵道旁邊是稻田,以前上班搭火車通勤時,每天看著窗外的稻田,從插秧、施肥、除草到金黃色的稻浪一波波,收割後的田埂、黃色的油菜花隨風搖曳,讓我每天上班都有好心情!
只是現在鐵道的周邊,卻有著更多的高樓大廈,到底竹北的空屋率有多高啊?!
半個小時不到,竹東站就到了,這時老吳打電話來說他們剛到二重埔!我心想:廢話!搭車當然比較快!
竹東站還是有些老東西存在,像這樣的標語,就幾十年沒變過(以前火車常常誤點就是了)!
從第二月台上天橋,拍到火車的頂,原來火車的頂這麼好玩啊!
這...不知道還能不能用?
由於鐵路已經有使用悠遊卡等電子錢包,所以出口處也設有感應器囉!當然時刻表和票價表也都煥然一新了,不再是人工手寫的A4紙張了!
售票口還有電腦螢幕,讓乘客知道車班的訊息!
其實竹東站的候車室很有古樸的味道,可是卻擺著幾張很不搭調的塑膠椅給等車的人歇息!
不變的竹東車站外觀,仍然有著大大的歡迎光臨!
不過車站前面多了一些排班的計程車!
旁邊還有個遊客服務中心,這算是有進步的啦~
邊走邊逛的結果就是,我還沒走到老媽家的巷子,老吳就打電話給我說要騎摩托車來領我們這兩隻迷途的羔羊!
其實我是在研究老媽最近又種了哪些菜?哪些可以收成了?準備待會兒順便帶些青菜回家咩!
很臭屁的兩台小折停在老媽家門口!準備取笑我們這兩隻慢烏龜!
吃完老媽準備的早午餐,休息一下,我們又準備打道回府了!
這次我不想再當慢烏龜,老吳和SIMON出發的同時,我也請老弟載我和小東去火車站搭車!只可惜11:30才有火車,所以我們等了15分鐘!
而且火車到了竹中站大家都要下車,等從竹北開來的火車!(我確定今天不會遇到台積電的張爺爺搭火車了,因為今天是假日,不會有淡定的竹女學生,只有吵鬧的小孩!)
又浪費了7分鐘的等車時間!
不用說,我又輸了!!!等我回到家,兩台小折都已經快要收好,放儲藏室了!
OS:今天的小折+鐵道之旅,到底有沒有做到節能減碳的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