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發勸敗文,不是我太愛敗,實在是好物太多,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所以想要介紹給大家啊~~~以下是我玩了三次製麵機的經驗分享!
我上個月去日本東京玩,順便扛了一些物品回家,其中一台就是kneader MCS202製麵機。
剛過完年就來試做,我用的是Carol老師的食譜,麵粉200g、水90ml和少許的鹽。第一次揉麵團,我竟然傻傻的用手去揉,還揉到手痠耶!
第二次要做兩倍的份量,中筋麵粉400g、水180ml,和少許的鹽。
我就沒這麼呆用手揉了,有請麵包機出場,使用第15號行程,選中速,時間設定10分鐘。
麵包機揉了10分鐘,還是沒辦法揉成團,所以還是倒出來自己動手揉,不過輕鬆多了,很快就把麵糰揉好。
揉好的麵糰就蓋上濕布,休息四十分鐘。
第三次桿麵糰才想起可以用這根cakeland除氣泡凹凸桿麵棍,特殊的凹凸設計,讓麵糰的氣泡輕易擠出,真的很省力,而且麵糰不會黏在桿麵棍上!
由於桿好之後的麵糰還是比較厚,所以要放進製麵機中先把麵團壓成薄片,因為寬度不大,所以我先把麵糰切成三片。
製麵機的側面有活動式的把手,要用的時候,就將把手裝上去,不用時拆下來也方便收納。
一手放麵糰,一手轉動把手,但是製麵機本身的重量太輕,所以另外有附一組固定器,方便將製麵機固定在桌邊,不過我都沒有使用固定器,而是請小孩幫忙固定製麵機,因為小孩喜歡跟我一起做麵條!
麵糰很快的變成又扁又長的麵皮了。
接著要將扁平的麵皮變成麵條,就需要麵條切割器,麵條切割器有兩種,這一種是細的-2mm。
把切割器從旁邊的缺口放進去。
再把扁平的麵皮從上面再放一次,然後轉動把手。
直直的麵條就這樣神奇的跑出來囉!
一次絞出來的麵條有這麼多!
400g的麵條就是我們家一餐的量!通常麵條做出來會建議在麵條上面灑一些高筋麵粉,這樣麵條比較不會黏在一起,不過因為我的麵條做好後,馬上就進到熱鍋裡煮了,所以我就沒有灑麵粉了!
因為是現做的麵條,所以煮三分鐘左右就好了,而且煮麵的水也不會糊糊的喔!
清爽的雞湯麵就完成囉!麵吃起來很有嚼勁,很像烏龍麵的口感,正好是我們家愛吃的!
第三次試做則是在400g的中筋麵粉裡多加了一顆雞蛋,水一樣是180g,再次請到麵包機來幫忙!
還是沒辦法攪打成糰,一定要用手工揉成麵糰就對了!
把麵糰弄成扁平的麵皮後,這次改用粗的麵條切割器-4mm。
另外搭配機器左上方橘色的旋鈕改成4號
切出來的麵條真的有比較粗喔!
麵皮很快就變成了一堆麵條了!
切割完麵條之後,就要把切割器取出來清理乾淨,這款機器最棒的設計就是非常好清理。
切割器打開來就是分成這三個部分,黏在上面的麵糰用牙籤稍微挑一下就都乾乾淨淨的了。
麵條雖然比較粗,但是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來煮,大約5分鐘就煮熟了。
清清爽爽的蔬菜麵就完成囉!粗麵條的口感有比較硬,也更有嚼勁。
製麵機附贈的食譜中還有其他的麵條,下次我再來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