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溫哥華第二天的行程是搭地鐵逛市區,旅伴則是多了二姊和姊夫(比我們提早三天抵達溫哥華)。
離大哥家最近的地鐵站是Langara-49th Avenue,這一站屬於Canada Line。
整個大溫哥華地區的地鐵交通地圖,看起來並沒有太複雜。
到煤氣鎮是在waterfront Station下車,這樣的距離屬於 1 ZONE。我們直接跟機器購買單程票,分辨零錢對外國人來說,真的是件很困難的事情!
有點像硬卡紙的車票
地鐵站裡的指標很清楚,另外還加上圖示,方便辨識。
溫哥華的地鐵只有車頭有彩色塗裝,外觀蠻樸素的~~~因為不是上班時間,車廂裡搭乘的人不多,感覺起來舒適又方便。很快就到達waterfront,這是車站裡面的裝潢,看起來頗為古典高雅。
一旁還有公共電話亭,現在這種設備在台灣越來越少了...
這是車站的外觀,紅磚色的建築外觀,有種復古的感覺,原來煤氣鎮是溫哥華最古老的街區。
除了街上一棟棟古老紅磚建築外,連人行道也鋪上紅磚,一整個維多利亞的歐式建築風情,就漫漫地飄散在空氣中!盡職的導遊大哥,邊走邊介紹煤氣鎮的特色。
除了一整排的楓樹之外,路燈也用美麗的花盆點綴,上整個煤氣鎮看起來生氣盎然!
來到煤氣鎮當然要來看全溫哥華最有名的計時器,雖然這時竟然下起大雨(我差一點就被封為"雨神"),但是不減我們的遊興。根據蒸汽鐘上的說明,這是在1977年,由製鐘經驗豐富的Raymond Saunders設計建造,世界上首座以蒸汽為動力的時鐘,每隔十五分鐘,時鐘頂部的五管汽笛藉由地底上來的蒸氣吹奏出Westminister Chimes的音樂。
這時候就看到白色的蒸氣從鐘頂冒出,配合美妙的音樂,吸引了眾人駐足圍觀。
雨越下越大,就連露天觀光巴士都把遮雨棚給打開了~~~我想坐在車上的人都跟我一樣有這樣的疑問:溫哥華的夏天不是下雨機率非常低嗎???
為什麼偏偏讓我們遇到了?(還好自備的雨衣很漂亮,還可以拍美美的麻豆照)
煤氣鎮上有許多特色建築,值得慢慢欣賞,這是一間開業超過九十年的商店。
還有這家走後現代工業風的鞋店
以及很有特色的咖啡店、各式商店,走在這樣的街道上,光是欣賞這些店家,就是一種享受!
特別要介紹這一家義大利麵餐廳,據導遊大哥說這家餐廳的義大利麵非常好吃、份量十足而且價格合理,他有來吃過,美食家大哥推薦的店,準沒錯!!!只不過我們去的時間太早,店家還沒開始營業啦~~~
在煤氣鎮還有許多紀念品店,是我們這些觀光客買紀念品的好地方。像是有楓葉LOGO或麋鹿圖案的衣服、小吊飾,楓糖漿、楓糖餅乾、楓糖糖果...都是很棒的伴手禮,建議旅遊時間不太夠的團體觀光客,可以在這裡採購~~~
逛完煤氣鎮雨也停了,這雨來得快去得也快,難怪溫哥華人下雨都不撐傘,連小孩都是戴上帽T附的帽子稍微擋一下,換句話說,看到撐傘的人,幾乎都是觀光客啦!!!
接著,我們要走到象徵溫哥華地標的加拿大廣場參觀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