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長崎的第二天,流感尚未痊癒的SIMON同學只能留在飯店房間裡自主管理(在房間上網玩電動,順便休養生息),我們三人一大早就搭路面電車到"松山町"下車,前往參觀平和公園。日本在二戰末期,被投了二顆原子彈,造成死傷無數,數日後昭和天皇即透過收音機廣播,向日本全民宣布戰敗投降,因此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廣島與長崎就是被投下原子彈的兩個地方,幾年前我們曾經造訪廣島原爆點,當時覺得心情非常沉重,就連紀念館裡面的戰後遺物,我們都不忍心進去看。這次來到長崎,覺得還是要來原爆點參觀一下,悼念受到戰爭摧殘的無辜民眾,也祈願世界能繼續和平。
一大早來參觀的團客、散客都很多,大家有秩序地排隊搭電梯上平和公園,左邊的樓梯是新設立的"平和步道"。
平和之泉:象徵和平的噴泉
沿路上有許多紀念雕像
還有被炸毀的遺跡:長崎刑務所浦上支所跡,真的只能看到地上的一部分建築物的基礎。
最前方則是著名的和平祈禱像,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我們,真的很難想像當時一般老百姓生活的艱辛與困苦!
平和公園是為了祈求世界和平所建的公園。遭到原子彈攻擊後,被認為「今後75年草木不生」。和平祈禱像是長崎縣出身的北村西望的作品。指天的右手象徵著原子彈的威脅,水平伸展的左手象徵和平,輕閉的雙眼是為原爆犧牲者祈福。從這座像的樣子能感到對和平強烈的渴望。平和之泉刻有小孩渴望水的詩,為了追悼一滴水都沒找到就死去的人,這裡的水池裝的滿滿(摘錄自長崎市官方觀光網站)。
摺鶴之塔
原爆中心地紀念碑,由於長崎被炸成一片平地,不像廣島還有個產業獎勵館殘骸仍留在原地,所以只豎個紀念碑悼念無辜犧牲的民眾。
中心紀念碑旁邊是當時幾乎被全部炸毀的浦上天主堂牆壁的遺跡
母子像
下之川(原爆點附近),如果不是從當年的照片對照現在重建後的河川,真的很難想像當年被炸後的慘狀...
帶著沉重的心情,繼續往前走,準備去參觀長崎原爆資料館,入館料:大人200円。
從另一個角度看原爆館的外觀
館內有許多從日本各地送來的祈願和平的紙鶴
原爆館旁邊這棟建築是長崎市平和會館與歷史民俗資料館
館外的受難者雕像
這次我們仍然沒有勇氣進去資料館看當時悲慘的照片與被炸毀的物品。而是參觀歷史民俗資料館,從這個管理展示品中,看得出來長崎市與外國交流的頻繁程度,長崎市民的生活深受外國文化的影響,這是在日本其他地區很罕見的事情。
遠方山坡上有個漂亮的教堂,那是浦上天主教堂,所以我們就沿著路標往前走囉!
重建後的浦上天主教堂
浦上天主堂:浦上天主教堂原是一座磚砌的新羅馬風格建築,初建於1895年,以無原罪聖母為主保,兩座鐘樓高64米,到1925年完成時,為東亞最大的天主教堂。1945年因長崎核爆被毀,當時許多教徒正在教堂舉行彌撒,慶祝聖母升天節,卻無一倖免。新教堂建於1959年,在轟炸中受損的雕像和文物,包括一口法國鐘,現仍陳列在堂外,平和公園內有原教堂牆壁的遺跡。1962年成為天主教長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現今成為長崎市的著名景點,目前堂區所屬教友約七千人,在日本都是數一數二的(摘錄自維基百科)。
旁邊還有舊照片與說明看板,讓參觀者了解浦上天主堂的歷史與被轟炸的遺跡。
浦上天主教堂就這樣靜靜地守望著這塊土地上善良的人們!
結束了一上午很沉重的參觀行程後,讓我們覺得該喘口氣,轉換心情,於是打電話詢問SIMON同學是否安好,然後決定一家人一起去參觀美術館的展覽!
延伸閱讀:
Simon同學在2008年寫的旅遊筆記(小四暑假),兩兄弟的模樣超級卡哇伊!
2018寒假北九州之旅系列
長崎的歷史景點:荷蘭坂、東山手十二番館、大浦天主教堂與哥拉巴園
2014暑假九州之旅行程表列
http://twaychan.pixnet.net/blog/category/184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