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串聯位於京都市西北方的金閣寺、龍安寺、仁和寺三大世界遺產的觀光道路「衣掛之路」。
圖片取自官網
雖然金閣寺我們去過兩次(夏天&冬天),不過五月底的春末夏初的新綠季節還沒去過呢!既然這三座寺廟就在附近,那麼我們就先搭公車到金閣寺參觀。只是沒想到疫情過後,即使是一大早,金閣寺的參觀人潮也是多到快要滿出來了,好驚人啊~~~
總門
金閣寺的門票與眾不同,是一張平安符,帶回家作紀念,很棒!!ps.這張是2010年拍的,跟現在的門票一樣喔!沒有變~~~
鹿苑寺(金閣寺)
鹿苑寺是相國寺派的山外塔頭寺院。平成六年(1994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足利第三代將軍義滿於應永四年(1397年)將西園寺家舊宅買下,改為山莊,名為「北山殿」,並在此隱居。義滿死後,依其法號「鹿苑院殿」命名為鹿苑寺,成為禪寺。寺中最有名的是「金閣」(舍利殿),初層為武家風格的「法水院」,二層為佛堂風格的「潮音洞」,三層為禪宗佛殿風格的「究竟頂」,三層皆為漆塗,外貼金箔,是北山文化的象徵。金閣一般被稱作「金閣寺」。金閣於昭和二十五年(1950年)因放火而燒毀,昭和三十年(1955年)重建,昭和六十二年(1987年)進行了重新塗漆及金箔修理。周圍的庭園是池泉回遊式庭園,被指定為特別史跡及特別名勝。舍利殿的倒影映在鏡湖池上非常有名,還有嚴下水、龍門瀑布、夕佳亭等著名景點,以及茶室、書院、襖繪等(感謝chatGPT幫忙翻譯下圖的日文說明板)。
由於參觀人潮實在太多,我們也只好走馬看花,把重要的景點拍照,無法慢慢的再把金閣寺走一遍~~~
圖片取自官網
舍利殿(金閣):不論你來過金閣寺幾次,美麗的金閣寺一定拍起來,再多張、再多角度都不嫌多,每看一次就讚嘆一次他的美~~~
金閣前的水池稱為鏡湖池,以水面平靜如鏡而得名,我們去參拜的這天天氣晴朗,所以也能拍到金光閃閃的倒影。
雖然拍照人數眾多,但是大家還是很守規矩,趕快拍完照,把位置留給別人拍照。
金閣寺的另一側,沒有了湖水倒影,就少了一點仙氣~~~
陸舟之松:這棵松樹據說是足利義滿公所鍾愛的五葉松,從盆栽移植後,修剪成一艘船的形狀。因其外形像是船行於陸地,傳說為義滿公所喜愛,樹齡約有六百年,因此被稱為「陸舟之松」。陸舟之松是京都三大名松之一,陸舟朝向西方,代表將駛往西方淨土。
銀河泉:足利義滿將軍喝的水,據說這裡曾是足利將軍舉行茶道的地方。
巖下水:傳說是足利義滿將軍洗手用的水。
金閣寺垣:堪稱是小型竹籬笆的典範。龍門瀑布左側的山腰上有石階,這座小石橋名為「虎溪橋」,橋的兩側,有低矮的竹籬笆,左右兩邊的造型各異。
龍門瀑布 鯉魚石:龍門瀑布是一處小瀑布,落差只有2.3公尺,瀑布下方有一塊石頭,寓意為鯉魚躍龍門的鯉魚石。
安民澤:是一個被綠樹環繞的池塘,建在池中小島上的五輪石塔被稱為「白蛇之塚」,供奉著弁財天的使者白蛇。弁財天既是水神,也是七福神之一,據說能給人帶來福氣、財氣等各種好運。這裡也是一個能量景點,在白蛇之塚前有個石碗,相傳如果能把錢投進碗裡,就會得到弁財天的保佑而實現願望。
茶席 夕佳亭:金森宗和(茶道的大師)所建立的茶室。後水尾天皇曾蒞臨此地,現存的茶室是在明治九年(1876年)重建,採用了中央柱為南天(南天樹)的古木。框架為檜木,屋頂覆以柿葺(用柿木皮鋪成的屋頂)。茶室右手有一特殊形狀的棚架,是稱為「義滿公好み」(義滿公所喜好)的葦簀棚(蘆葦製的棚子),據說是古今亭(指義滿公時代)的樣式。茶室名稱「夕佳亭」取自「夕陽之景尤佳」之意。
夕佳亭內部以一根不規則形狀的天然木做成的「南天床柱」聞名。
不動堂:裡面供奉兩尊不動明王,兩尊佛像皆為重要文化財,不動堂是金閣寺現存最古老的建築。
祈願繪馬
御朱印
很熱鬧的市集
走出金閣寺後,附近有一家百年餅舖阿闍梨餅,是一家深受在地人喜愛的老店,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去購買。
金閣寺:官網
地址:京都市北區金閣寺町1
電話:075-461-0013
參拜時間:9:00 - 17:00
票價:大人500日圓,國中小學生300日圓
交通方式:從JR「京都」站搭乘行經阪急京都線「四条河原町」站、京阪本線「三条」站、JR「円町」站的京都市公車MN205號,至「金閣寺道」下車後步行約5分鐘。
**********************我是分隔線**************************
接著去龍安寺
龍安寺是一座臨濟宗妙心寺派的禪宗寺廟,1450年(寶德2年)室町時代,幕府掌權者細川勝元接管了德大寺家的山莊,與妙心寺第五代義天玄承禪師共同建寺,但在應仁之亂中被燒毀,之後在細川政元與妙心寺住持特芳禪傑的努力下得以重建。據說方丈和石庭也是在這個時間建造的,以擁有15塊岩石的枯山水庭園的「石庭」聞名,龍安寺於1994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沿路綠樹成蔭,雖然顏色沒有秋天的楓葉那麼多姿多采,初夏新綠的清新感卻也讓人感到身心舒暢。
方丈庭園入口
首先看到的這幅墨寶,是雲開日昇,是一句吉祥話,意指:烏雲散去,太陽升起。引申為黑暗或困境過去,光明和希望來臨。象徵轉運、希望與光明的未來。頗有激勵人心之意!
這是石庭的縮小版模型
石庭枯山水建造於1400年代後期,根據官網說明,石庭有四個謎:刻印之謎(文獻中查不到庭園的設計者)、作庭之謎(大家各憑想像力自由發揮)、遠近之謎(利用視覺差異讓石庭看起來更深廣)與土塀之謎(石庭後方的土塀在製作時滲入菜種油,有效保護石庭的完整性)。石庭內部岩石的配置,從東起5、2、3、2、3共計15塊,亦稱為「七五三庭」或「虎子渡庭」,無論從哪一個角度欣賞,都無法一次看到十五塊岩石的神奇配置,是最能體驗日本「侘寂之美」文化的景點。1975年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正式訪問龍安寺,女皇對石庭枯山水讚不絕口,龍安寺也因此成為表現禪思想的全球知名寺院。
實際的石庭
參觀的人潮眾多,真的很難靜下心來欣賞「侘寂之美」。
方丈室的襖繪
被放置在茶室過道上的蹲踞(進茶室前用來洗手漱口的石鉢)上刻著知名禪語「吾唯知足」(知足者常樂)4字。這4個字就表現出「知足者雖貧亦富,不知足者雖富亦貧」的佛教精髓。
吾唯知足四個字,看得出來嗎?中央是個口字型的水穴,四周圍有五、隹、矢、足(的下半部)。
庭院之美
日本最古老的侘助椿:三月上旬到四月上旬開花。
敕使門:重要文化財
西源院
沿著碎石步道散步到鏡容池
鏡容池佔地相當廣闊,是以傳統日本庭園:迴遊式庭園為設計方式,至今仍保留平安時代貴族乘船遊樂的庭園樣式。在江戶時期,龍安寺曾為觀賞鴛鴦的知名地點,當時的名氣甚至大過石庭。初夏新綠已是如此寧靜美麗,秋天紅葉季的景致想必更令人陶醉。
御朱印
龍安寺:官網
地址: 京都市右京區龍安寺御陵下町13
電話: 075-463-2216
參拜時間: 8:00 - 17:00(12~2月為8:30 - 16:30)
票價:600円
交通方式:
(1) 從京福電鐵(嵐電)北野線「龍安寺」站步行約7分鐘
(2) 從JR「京都」站搭乘京都市公車50系統至「立命館大學」前下車,步行約7分鐘
(3) 從阪急京都線「大宮」站搭乘京都市公車55系統至「立命館大學」前下車,步行約7分鐘
(4) 從京阪本線「三条」站搭乘京都市公車59系統至「龍安寺前」下車,步行即達
*********************我是分隔線**************************
仁和寺由宇多天皇於仁和四年(西元888年)下令建造,並以當時的年號命名為仁和寺,是真言宗御室派的總本山,作為「古都京都文化財」的一部分,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寺院內林立著五重塔、仁王門等江戶時代建造的建築。位於境內後方的「金堂」則是京都御所的紫宸殿,始建於桃山時代,已被指定的國寶。而高約36公尺的五重塔,與同時期建造的東寺五重塔同為江戶時期代表性名塔,仁和寺的御室櫻也是京都最晚綻放的櫻花。
二王門,頗為雄偉壯觀,氣勢非凡!
走進仁和寺之後,回頭看二王門,沒有太多華麗的裝飾,看得出歲月的痕跡。
我原本以為仁和寺的參觀人潮較少,可以慢慢欣賞裡面的建築風貌,沒想到最重要的金堂正在整修當中,外觀全部都包起來,甚麼也看不到,所以我們沒有進去參拜。我只能把官網上的仁和寺境內地圖與御所庭園參觀路線圖放上來,留待下次再來參拜了!
以上兩張圖片取自官網
仁和寺:官網
地址:京都市右京區御室大內33
電話:075-461-1155
參拜時間: 3~11月期間 9:00 - 17:00 12~2月期間 9:00 - 16:30
票價: 寺內參拜:免費 御所庭園:800日圓
交通方式:
(1) 從京福電鐵(嵐電)北野線「御室仁和寺」站步行約3分鐘
(2) 從JR嵯峨野線「花園」站步行約15分鐘
以上就是衣掛之路的三座世界遺產的參觀內容與路線資料,提供大家旅行的參考。
延伸閱讀:2023春之古都散策系列文章:
奈良住宿推薦:天然溫泉奈良若草の湯 ダイワロイネットホテル奈良
超級推薦OMO關西機場:臨空城站走路一分鐘可抵達房間大且有免費大浴場附近還有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超市
奈良商店街吃大佛草莓大福、中谷堂麻糬、一条超值商業午餐與近鐵車站內的大佛布丁
奈良市區景點走一回:猿澤池、奈良公園看鹿、東大寺鏡池、吉城園與興福寺
絕美的三十三間堂佛像、無緣的京都國立博物館與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建仁寺
應試學子有拜有保佑的北野天滿宮與參觀京都歷史最悠久的花街之上七軒
2022秋遊京都賞楓樂系列文章:
MIMARU京都二條城(舊堀川六角)附近好逛好買的LIFE超市、三条會商店街與高木批商超市
好逛好買又便宜的大創新品牌:Standard Products 京都四条分店
新京極通的排隊甜甜圈專賣店 koé donuts建築大師隈研吾又一巨作
用比叡山電車一日券搭乘比叡山軌道纜車、索道纜車與接駁巴士欣賞比叡山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