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天的旅行已經過了一半,可是雨神還是繼續跟著我們去旅行,所以今天早上得安排一個室內行程才行,土肥金山博物館就成了我們早上避雨的唯一選擇啦
土肥金山位於西伊豆,是伊豆市指定的古蹟。
先買門票再進去參觀囉!大人860円,小人430円。館方有準備雨傘,所以可以撐著金黃色的雨傘來參觀。
下雨天老吳的大砲就不出動了,改請小東的小P來出勤,順便指導一下拍照的技巧!
其實整個金山史蹟佔地相當廣闊,只是不想在雨中散步的我們,匆匆拍些照片就進去坑道裡參觀了!
山坡上還有模擬的採礦人偶,古時候開採金礦主要還是要上繳給官方。
土肥金山從1370年代開始開採,江戶時代為第一次的開採黃金期,明治到昭和年間則是第二開採黃金期,開採的量推估約金40噸,銀400噸;至昭和40年礦量枯竭而閉山,1972年後將一部分的坑道重新整理,開放為觀光坑道,營業至今。
其實實際的坑道總長100公里以上,但是目前開放觀光的坑道大約只有400公尺,坑道內以等身大的電動人偶重現江戶時代坑內作業的風景,旁邊並附有解說牌,參觀所需時間大約20分鐘,坑內氣溫通年19度左右,冬暖夏涼。
現在就跟我們一起進去坑道內參觀吧!坑道的入口處比較寬闊,旁邊還有簡單的動畫呈現當時的街道風景。
坑道其實是比較窄的,而且有時還會滴水。
山神社:祈求開採順利賺大錢,工作人員平安。
水替作業
支柱作業
送風
坑內風景
切羽作業
坑內風呂
金子地藏尊
採掘場
看完坑道內的採金礦作業模型,我們來到淘砂金體驗館,這是另外付費的(大人720円,小人610円,限時30分鐘),所以看看就好了,反正也淘不到金
這些砂金比種在旁邊的水蜜桃還細小又難找,雖然水蜜桃看得見也卻也摘不到...
繼續去資料館參觀吧!日本金礦分布圖及採金礦的歷史照片
金山總奉行,大久保長安
坑外風景立體透視圖
千石船(弁財船)
金銀礦石,看起來金、銀的含量相當高。
這麼大塊的石頭,也只能採到這麼一點點的金礦。
貨幣展示區
古早時候的採礦工具
砂金長這樣,看起來也是金金亮亮的樣子,跟我想像中的砂金不一樣。
造型非常特別又金光閃閃的(魚虎)鉾,這是依德川家康之命建造於名古屋城的天守閣上,這大約是1/6的縮小版,實際上使用了小判17975兩分的黃金。德川果然喜歡這種金光閃閃、瑞氣千條的感覺啊
日本每年都會選一個漢字,當作當年度的代表字,2012年選的就是"金"這個字。
裝金塊的木箱子,非常的重,沒幾個人抬得動。
再來最吸引人的就是這個重達250公斤的巨大金塊,目前價格是12.61億円。
有夠大塊吧!根本扛不走呢大塊的金磚搬不動,12.5公斤的金塊總可以來試試看吧!果然也是沉甸甸的,非常有份量喔!
其實摸這些金磚、金塊的,都太不切實際了,還是來選購閃亮亮的黃金商品,比較可行。這一整個金箔山,看起來也是挺壯觀的,不過只有250公克重而已喔!
各式各樣含有金箔的商品,都不便宜,不過婆婆媽媽們還是精挑細選了一番!
老吳則是對黃金酒十分有興趣,在兩種櫃位前駐足很久,想要買一瓶回家做紀念。
不過看到他嘴巴張得很大,就知道他嫌黃金酒太貴了,最後當然就是把酒放回原位,拍照留作紀念就好!
一群人開心地逛完土肥金山博物館,也買到了一些伴手禮,準備前往下一個景點出發囉!
2015暑假姊妹遊靜岡延伸閱讀: